2024年2月2日 星期五

是非對錯的疆界之外,有一片田野

位於是非對錯的疆界之外,有一片田野。

我將會在那裡與你相會。

當靈魂躺臥在那片青草地上時,世界的豐盛已經不在話下。

想法、語言,甚至像「彼此」這樣的語句,都變得毫無意義。

在臉書讀蔡宇哲關於-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的分享。文中提到

書名「我可能錯了」這句話,幾乎可說是本書最核心的精華。在理性面,生活中面對各種事務,無論是知識上還是日常生活中,我總是提醒自己:這件事真的如我所想嗎?是否還存在其他的可能性?
保持開放和質疑的心態,不要堅持「我一定是對的」這種觀點。畢竟,世界萬物瞬息萬變,即使是物理學的知識也可能隨著時間而變化。因此,從知識的角度來看,懷疑和探尋多元觀點是一種更為明智的態度。
「我可能錯了」這句話,除了理性層面之外,我還體會到另一層次的意義,那就是學會放下所謂的「我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經常因為執念而引起衝突?當我們堅持「這就是對的,你若不同意就是錯的」這樣的想法時,就容易與家人、朋友、同事,甚至在社會層面上產生摩擦。尤其是在選舉期間,我們經常看到人們因為支持不同的政黨或候選人而互相攻擊。這些衝突的核心,往往是一種「我是對的,你是錯的」的我執。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我們持續固執於這樣的想法,生活中無疑會充滿衝突。是學會放下自己的執著,當不再過度堅持自己總是對的,會發現生活更加寬廣和自由。
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在是非對錯的想法之外,還有一片原野,在那裡我們可以相遇。」”
我的思緒被拉到20多年前,初接觸到開放空間會議(Open Space Technology),看了Harrison Owen 開啟和平的空間Opening Space for Peace,該文紀錄50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在羅馬集合,共同討論自己、自己的未來、以及和平的可能性。在過程中,他曾引訴了這段話:
然而,我還是清楚地知道那線希望是真實的,空間有被打開了,而我們曾瞥見那一線光芒,祇是那隨後而來的龐大黑影的威脅,似乎成功地壓制了希望的光亮。 我們的故事結局將如何,就看我們怎麼選擇了。我們可以看著僅有的光被黑暗覆蓋,選擇活在黑暗裡;或者既然我們看到了光與希望,我們就可以更深入地探索黑暗,然後跟著我們的朋友,在光與黑暗中繼續我們的旅程—別忘了記得唱歌。我們的選擇,我突然想到蘇非教派詩人魯米的話,「有一個地方,是在對和錯的思考之 外的,我將在那和你相遇」。(There is a field, beyond right thinking and wrong thinking. I will meet you there.)
當時被觸動而停不下來的眼淚,讓我一頭栽進這個精神與方法的推廣。
世局紛擾,提醒自己回到這份感動!(shufang)


運用OST於學習的地圖

因各地的活動頗多,本地圖暫搜集至2016下半年。

活動照片

www.flickr.com

Facebook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