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一些經驗分享


之前從網路上看到有一場會是打算用開放空間會議方式來進行的,可是活動資料裡沒看到〞主題〞或者引導師,而且一天的活動是有既定議程的。

剛好有空,所以就去現場看看有沒有可以幫上忙的地方。因為我總是鼓勵大家嘗試去運用open space,我相信自己操作過後,會有不同的學習和體會。

每一個會都會因參與者的投入,而有不同的產出,這個會也一樣,參加的人或許不多,會議的進行準備或許不怎麼像我所熟悉的open space,但與會者仍創造出屬於他們的對話和行動方案。

我想趁此機會整理幾點我擔任引導師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 OST(開放空間會議)是一個會議過程,本身不是目的。會議還是要問:為什麼要開會?想達到什麼目的?這方法的進行過程是很簡單的,需要較多心力處理的反是:會前的準備和規劃。先釐清召集會議所要達到的目標,再來尋找適合的方法或過程,是較適合的。
  • OST的〞主題〞非常重要,找到是一個大家所關心、有意願和動機來討論的issue,然後依此定一個可以涵蓋大家關注方向的主題。事先的討論和對會議的期待澄清是會議能否成功的關鍵。如果受邀當引導師,我們通常會花一些時間做訪談、再看是否適合ost?並協助主辦人找到適合的〞主題〞,再發出邀請函。
  • 不宜同時擔任主持人和引導師。以免造成參與者的混淆。
  • 一般OST的進行,不做任何自我介紹和暖身的動作,人們在互動中會去互相認識的。人們接到邀請函而來,目的是對主題有更深更廣的討論,所以我們建議直接進入會議。
  • OST的過程很簡單,但有幾個安排很重要。如新聞牆,第一階段討論結束後,看到不同組的報告貼出來,對參與者有很不一樣的意義。會引發進一步的參與。
  • OST很強調自由和自我負責。所以雙腳法則適用於每個與會者,包括議題的發起人,不適合對此做限制。也不鼓勵事先指定各小組的主持人,應把參與的責任和選擇完全交付給與會者決定。
  • 如果主辦人希望有多一點的引導和結構,才能幫助大家進入討論,那OST可能不是你要的過程,有其他方法可以達到你們會議目標。
少了事先的釐清和準備過程,或者加進過多的引導主持過程,OST很容易就成了所謂的腦力激盪,或者很愉快的一場談話而已,雖然也沒有什麼不好,祇是我會覺得有點可惜。小小心得跟大家分享。(我是開拓文教基金會的蔡淑芳)


運用OST於學習的地圖

因各地的活動頗多,本地圖暫搜集至2016下半年。

活動照片

www.flickr.com

Facebook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