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發生在台灣的開放空間會議經驗

分享發生在台灣的開放空間會議經驗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開放空間會議 + 大學教授 = 突破困境開展未來?

by Ito Chao

因著外在環境的劇烈變化,近年許多大學教授越來越忙,同事間的交流隨之減少。雖堅守崗位,越忙越茫者所在多有,好不辛苦。但是每個系所必須與時俱進,沒有團體的智慧與力量,單靠單位主管在日趨複雜的環境中苦撐著,幾乎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少主管都是帶著挫折感下台,菁英們就這樣耗損著。


自從聽說open space technology可以促進對話、凝結團體智慧與熱情,去年暑假帶著無限好奇去參加了學習工作坊,發現這個簡單又不簡單、把所有人放在平等地位的方法,對自主性原本就高的教授而言,的確有可能帶來對話與連結。

今年農曆過年前,說服所裡主管與同仁,在大家的"心"最不忙的時刻舉辦開放空間會議。就這樣,一群帶著狐疑的教授們,在八個小時的會議中,發現這個未事先訂定議程的會議,在淑芳與Gail的引導下,並未出現想像中的混亂場景。藉著討論自己關心的議題,不但讓個人有打開視野與找到同志的感覺,許多事情的解決方案,自然地在對話激盪出的靈光中浮現出來;對於需要更長時間對話的議題,在當下也建立了很好的討論基礎。



另一方面,我們發現事先其實很難猜測哪些人會對什麼議題有興趣,經過這些對話,我們對事、對同事都更瞭解了!


這個暑假,在大學心理系任教的朋友Wen找上淑芳,探詢系上的retreat是否可以跳脫一般的會議手法。沒想到這兩整天的retreat,在淑芳的鼓勵下,成了我由"參加者"轉變為"引導者"的破天荒第一遭。

過程中跟Gail學了很多,尤其讚嘆她敏銳的覺察與聯想力,利用大家這兩天的共同經歷,那怕是一個只出現了十分鐘的小女孩,或者是在開會地點看到的大鐘,她自然地引申出簡短的洞見,在毫無說教意味的氣氛下,讓大家看到這場會議可以產生的意涵與影響,而更加投入。能夠跟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如何可以讓這個團體更加凝聚的引導大師共事,實在太幸運了!雖然會議引導師說話的時間非常少,但這樣的用心,讓會議引導有了不同的層次。

Related Posts:

  • ★開放空間會議可以讓Bin Laden不一樣嗎? 開放空間會議網路社群裡,常常有很精彩的對話,在一問一答間,帶出OST的精神;也在問和答的對話過程中,將不同角落的人們串連了起來。這個網路社群是Harrson Owen等OST的先驅者,多年來同心協力所帶動起來的一個全球的分享討論社群,任何人祇要有興趣都可參與。 這一則對話是Harri… Read More
  • 一則 好看的 OPEN SPACE 動畫一個可以讓人們看到開放空間會議過程的動畫。 This short animation explains how Open Space Technology can enable research communities to create inspired events, manag… Read More
  • 為什麼自我管理將很快取代傳統管理?原文出處:Why Self-Management Will Soon Replace Management  取自:Huffingtonpost.com, 7/16/2014 中文:ICA Taiwan, July ICA Trends 當我為我的新書《Igniting the … Read More
  • Harrison Owen 對當前世局的一段分享 2018年一月 在美國New York City 舉辦的 “Opening Space for Peace and High Performance“ Harrison Owen 在第三天透過視訊分享了一段話,很鼓舞人心。 收錄在這裡,供大家參考。(英文) Harrison Owe… Read More
  • 專訪哈里森‧歐文:接納順應萬物自然節奏與自發性組織狀態 (註:這是2014年的一場訪談的內容) 對有些人而言,開放空間科技(Open Space Technology)是一種組織會議或引導團體的方法;但對於投入於開放空間的社群的人來說,它是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對於世界運作的方式、人們組織的方式的理念,也是讓生命和大自然潛規則浮現出來的方式。我們訪問開… Read More

運用OST於學習的地圖

因各地的活動頗多,本地圖暫搜集至2016下半年。

活動照片

www.flickr.com

Facebook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