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Posts
2022年7月21日 星期四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民主新時代: 參與、創新、審議、共創 12 月 3-17 日 - 台北,線上,丹佛
12月4日,一場以“民主新時代: 參與、創新、審議、共創”為主題的開放對話在台北矽谷展開。
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讓RxC嘗試了一些不同的作法,在今年 12 月連續三個週末,在三個不同地點舉辦 RxC 2021 年會!
2021年12月7日 星期二
透過對話,開啟臺東原民生活的新想像 -- 在自然裡,體現開放、創新、整合(2021.11月)
2021.11/21-22
為聆聽青年察團的意見並讓青年委員互相交流連結,展開了兩天的『透過對話,開啟臺東原民生活的新想像』開放空間會議。
「希望大家做縣府與部落間橋梁,而不是一道牆」,為了蒐集青年意見,解決部落需求或問題,臺東縣政府今(29)日成立「原住民青年文化觀察團」,縣長饒慶鈴表示,青年文化觀察團將是未來縣府制訂原住民族相關政策的重要意見管道,針對問題提供既有計畫資源解決需求、或將青年建議納入計畫方針,也希望藉此鼓勵部落青年參與公眾事務,實現縣民參與的施政理念。(臺東縣政府成立原住民青年文化觀察團 凝聚青年建議實現縣民參與 (taitung.gov.tw) )
2021.11.20 從空地上架起帳棚開始,用繩子、夾子、膠帶、樹枝,掛起一個個板子,放上布、海報、在地的努力復育的特色作物油芒,擺上椅子、紙筆... ,準備好了讓大家對話的開放空間!
主題:透過對話,開啟臺東原民生活的新想像 -- 文化、教育、福利、建設、原住民保留地...課題與行動
2021.11.21-22
參與的青年委員們,從提出想對話的主題開始,經過一輪一輪的討論,以及互相的探索交流,到了第二天,除了已討論過議題的對話紀錄,並往下激盪整理出滿滿的一面行動建議牆。
在跟縣長和相關首長們分享並聽取回應後,參與的青年委員們都提到:這次有機會可以有橫向的交流,幫助看到更多的面向,更體會到在部落的青年工作者的共同處境,有很大的療癒效果。期待未來有更多的連結!
閱讀各議題報告並貢獻自己的想法,讓對話延續
- 行動中,有一個是:在蘭嶼的另一場OPEN SPACE,期待著!
- 活動場地的主人是布農族人,他說:布農人工作時習慣升著火,是與祖靈的溝通、是讓煙保護父母工作時在旁玩耍的孩子、且需吃飯時,很方便就可煮食。這盆火在2天半的過程中,一直陪伴和守護著我們。感謝!
2021年12月1日 星期三
家暴高危機個案網絡會議跨網絡知能共識營(屏東)
疫情稍舒緩的九月,接到來自屏東的電話,探詢希望讓「家暴高危機個案網絡的共識營」的相關人員,有更全面的互動、一起探索如何創造一個更有力量的團隊,是否適合運用開放空間會議的型式來進行?
一直很欣賞屏東縣政府做了非常多促進參與、創造各界協力的努力。這幾年也陸續協助了多場以世界咖啡館和開放空間會議方式所進行的縣民參與、多方溝通的活動。而家暴高危險個案有賴跨局處多方人員的協力,才能發揮保護功能。因此,除了傳統的討論會議外,有機會讓網絡中的伙伴,一起坐進圓圈來,進行一場更全面的互動交流,當然很適合了!
於是在2021.11.4 展開了一場以 共同營造一個有貢獻、有交流、有活力而愉快的服務網絡與工作團隊 為主題的豐富對話。
(屏東縣99年度正式成立家暴防護安全網,縣內全面實施家庭暴力安全防護網計畫,由警察、醫療人員及社工員等第一線專業人員於接觸婚姻暴力個案時,利用TIPVDA量表篩檢評估是否為高危機個案。量表施測高於8分以上案件,進入家庭暴力高危機個案網絡會議,該會議係由縣內邀集專家學者及衛政、教育及社政等單位共同組成,以研擬預防暴力再犯對策。)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Do you walk in the circle?
OST 國際Email 群組中,有位新加入的伙伴問了一個問題,以下是他的描述:
朋友告訴他,開放空間引導師進場時,邀請大家一起深呼吸、看看彼此,然後在圓圈裡走著...
他的問題是:為什麼要在圓裡走著?要怎麼開始?你有什麼感覺?...
這讓我想起,在每一場開放空間的學習工作坊中,一定會有人問這個問題,每次也會有人問:可以不走嗎?覺得不習慣。
2020年11月3日 星期二
組織為什麼需要更多受過訓練的引導者?優秀的開放空間科技引導師可以為組織帶來什麼?
中文翻譯:ICA Taiwan Trends(Oct 2020)
「當人們一起思考與工作,共同的意義就此呈現。」
許多企業因缺乏凝聚力與彼此的連結而難以運作。管理人員與員工在內部的能量與價值的創造上也同樣感受到缺乏整體觀。大部分組織的成員對於組織內的整體狀態並不了解,高階管理階層或許對於某些部門的狀態有所掌握,但是對於實體運作面臨的問題,卻理解不多。